原文出自 公視新聞網
2020/12/17
曹晏郡 邱福財/台北報導
台北市社福聯盟,曾經在107年市長選舉時,提出社福政策白皮書,希望能當成政策改善的指標。為了持續推動,並落實政策監督,因此聯盟再度彙整社福白皮書的體檢報告,分析台北市的社福改善情況。結果在兒童、少年、婦女、老人和身障領域的50項社福議題當中,有33項議題有改善,但還有17項議題,毫無改變。
拿出統計看板,檢視台北市的社福政策執行和推動,發現其中「少年領域」的議題,最需要改善。
基督教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專員林哲寧表示,「除了了解這些就學青少年他們的狀況之外,並且提供一些相對應的一些政策,另外,針對於雙未少年他們就業的環境,也更需要這項調查,他仍然有屬於家裡面親職的問題,他仍然有許多個人的議題還沒有去處理。」
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,「六都來看的話,台北市的公立幼兒園是最低的非營利(幼兒園)贏過了其他縣市,準公(幼) 應該要嚴格把關,提供心智障礙兒童課後照顧服務跟改善早期療育,這兩個事實上是幾乎沒有進步。」
沒有就學、沒有就業的「雙未少年」培力,以及台北市的公幼數量、準公幼是否有嚴格把關,都是社福團體的關注重點。台北市社福聯盟推出109年的民間版社福政策白皮書體檢,針對兒童、少年、婦女、老人和身障等五大領域,提出50項社福議題,獲得各局處66%的回應比例,對比107年資料,33項議題有所改善、17項議題毫無改變。
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理事長解慧珍表示,「我們肯定他們有在進步,可是我們常常是在亡羊補牢,你沒有辦法在政策或福利上面去考慮到發展性。如果在社會裡面的弱勢沒有辦法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支持,他們對於整個社會其實就變成一個負擔,可是如果他們的支持系統到了,他們是資源的一部份。」
社福團體指出,肯定市府這些年來的作為,但還是希望相關單位,未來能針對公共化教保的落實、少年就業網絡、放寬特殊境遇婦女的補助、增加老服中心的委辦經費,並提供身障者生育輔導等方面,繼續努力,讓社福政策的建構更完備。